據江淮晨報報道,周末,一家人坐上旅游房車到巢湖岸邊兜個風,夜里住在有餐廳、客廳、廚房、衛生間的房車內,賞湖畔夜景,這樣的旅游休閑味夠足。合肥不僅在推介這種自駕游方式,還醞釀著讓這樣的旅游房車變成“合肥制造”。 4月17日,合肥市召開與央企合作推介會,一攬子推出92個項目,向央企拋出橄欖枝。在推介會上,就有一個年產1萬輛的旅游房車項目,期待著央企的青睞。此外,面積110萬平方米的老火車站舊址上,一座大型的商業綜合體或將拔地而起;合肥的“銀發經濟”也期待央企來挖掘…… 商業 老火車站欲華麗“變身” 2010年,合肥的老火車站拆遷了。 拆遷后,這一寸土寸金的地塊將由合肥市土地收儲中心收儲,然后再根據規劃做具體安排。 對于老火車站地塊未來的歸屬,呼聲最高的要數打造成商業綜合體。在老火車站剛剛開始啟動拆遷時,瑤海區就將該地塊作為該區推介的最大城改項目,對外招商。不過,這一地塊至今尚無人“接手”。 在昨天的推介會上,合肥鐵路南站綜合改造項目也在重點推介范圍之列。 項目書顯示,合肥鐵路南站綜合改造項目北起瑯琊山路、南至明光路、東起勝利路、西至爐橋路,總占地面積約622畝,而項目招商也列出了明確的意向主要建設一大型城市綜合體。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欲以獨資、合資、合作或其他合作方式尋求資金。從100億元的投資估算來看,若想成功入駐合肥鐵路南站地塊,只有實力雄厚的央企最有希望。 地產 近10個城中村欲“舊貌換新顏” 合肥城區內還有近10個地塊,欲借城中村改造等機會“舊貌換新顏”。 其中,位于瑤海區方廟街道的站塘城中村地塊將近200畝,項目書顯示,瑤海區方面希望將這一地塊打造成為商業綜合體項目,投資估算68億元。 瑤海區城東街道的柳蔭塘幸福村、廬陽區工大北區161畝地塊、四里河周灣290畝地塊、北五里井700畝地塊等近10個地塊,都期望吸引央企資金注入,在原先棚戶區、城中村的舊址上新建商業地產或城市綜合體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即將建成投用的新橋國際機場,合肥還將在蜀山區與六安壽縣共建的壽縣炎劉鎮壽縣蜀山現代產業園內建設空港新城商業中心項目,估算投資24億元,打造“產城一體、宜業宜居”的現代化空港新城。該項目也在昨天的推介名單之列。 養老 合肥“銀發經濟”邀央企來挖掘 “老有所養”在今天已不僅是美好的愿望,更是一門大生意。記者了解到,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末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面對撲面而來的“銀發浪潮”,養老產業壓力空前巨大。根據民政部數據,目前我國城鄉養老機構有4.18萬個,養老床位365萬張,但平均下來,每50個老人擁有不到一張床。 合肥此番也推出兩大養老項目,欲吸引央企注入資金。 其中,位于肥東縣包公鎮的“中華孝賢坊老年養老項目”,規劃了總面積75萬平方米的養老基地,項目包括健身場所、活動中心、養生館、老年大學等多塊區域;而在巢湖經濟開發區,一個占地500畝的養老產業城則希望引入5億美元資金,建設成一個涵蓋專業老年醫院、康體器材、移動醫療遠程護理產品為一體的養老產業城。 養老地產是商業地產的一個小分支。近幾年來,加大在這方面布局的房企也不再少數,甚至非地產主業的企業也瞄向這一新興發展模式。包括保利、華潤等房企都曾傳出投資養老地產的消息。昨天,華潤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相關代表也到場參會,不過,對合肥的養老地產項目,華潤方面暫時未透露合作意向。 旅游 旅游房車有望實現“合肥造” 旅游房車既是一個設施齊全的家,也是交通工具,又是隨行旅館。 周末,帶上一家老小,坐上旅游房車去兜風,夜里住在有餐廳、客廳、廚房、衛生間的房車內,這樣的感覺一定很好。 合肥不僅在推介這種自駕游方式,還醞釀著讓這樣的旅游房車變成“合肥制造”。在推介會上,就有一個年產1萬輛的旅游房車項目,期待著央企的青睞。 相關人士透露,旅游房車在國外已經形成一條巨大產業鏈。在中國,2007年房車保有量是1550輛,2010年達到4000輛,2011年為5000輛。 相關人士分析,“國內購買頂級房車裸車一般在60萬元人民幣左右,而進行房車改裝最低才20萬元人民幣,對于原廠動輒上百萬的‘豪華房車’而言,房車改裝市場極具誘惑力。” 推介會現場透露,合肥巢湖經開區內的安徽省廣通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擁有國家改裝車的資質,“可以充分利用該項目生產旅行房車。” 如果這個項目能成功運作的話,預計每年1萬輛旅游房車將實現“合肥造”。(于巧妮) 作者:于巧妮 |
聲明:因本網站上的健身器材,跑步機,籃球架,體育用品,塑膠地板,動感單車,舞蹈把桿可能因為顯示器顯示效果不同,如果和實物顏色不符,依實物為主,請大家諒解!具體詳情請咨詢:029-85420958 |